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25-14:30 | 致辞 |
致辞
王宏图
天津市环湖医院
|
|||
C-10 | 14:30-14:42 | 病例展示 |
一例颅脑损伤后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效果报告 |
廖嘉家 |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
C-04 | 14:42-14:54 | 病例展示 |
帕金森病合并Pisa综合征的前庭康复训练:1例报道 |
江汉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C-12 | 14:54-15:06 | 病例展示 |
目标导向三阶段呼吸康复突破ALS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的脱机瓶颈:1例病例报告 |
潘 璐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C-05 | 15:06-15:18 | 病例展示 |
一例意识障碍患者的神经调控治疗 |
冯 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C-14 | 15:18-15:30 | 病例展示 |
一例爆发性心肌炎心肺复苏40分钟的重度昏迷患者的 促醒及综合康复之路--病例分享 |
尹艳梅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C-08 | 15:30-15:42 | 病例展示 |
筋膜-生物力学双视角诊疗攻克肩关节复合疑难损伤1例 |
颜 瑜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C-15 | 15:42-15:54 | 病例展示 |
一例脑出血意识障碍患者促醒的病例分享 |
张婵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C-11 | 15:54-16:06 | 病例展示 |
折脊困肺,截力求生 ——罕见多系统功能障碍的多学科协作康复破局之路 |
康亚丽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C-06 | 16:11-16:23 | 病例展示 |
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全程康复个案报道 |
罗丝丝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
C-03 | 16:23-16:35 | 病例展示 |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
樊 涛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C-13 | 16:35-16:47 | 病例展示 |
头偏身斜步难行,前庭康复助君行——一例延髓梗死患者的前庭康复治疗 |
李雅晴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C-02 | 16:47-16:59 | 病例展示 |
超声联合肌电图引导下喉肌肉毒毒素注射改善双侧声带麻痹 |
王志勇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C-07 | 16:59-17:11 | 病例展示 |
基于ICF框架的代谢性脑病综合康复治疗个案报告 |
李 婧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C-01 | 17:11-17:23 | 病例展示 |
唤醒沉睡的味蕾:一例吞咽重建与意识复苏的康复奇迹 |
李雅丽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C-09 | 17:23-17:35 | 病例展示 |
中枢神经调控与外周功能训练相融合的阶段式康复治疗踝关节机械性不稳:一例病例报告 |
廖 阳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7:35-17:40 | 总结 |
总结
王永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31 | 14:30-14:50 | 专题发言 |
高能量激光疗法的循证医学进展 |
王于领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S-032 | 14:50-15:10 | 专题发言 |
体外冲击波疗法的循证医学进展 |
朱玉连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S-033 | 15:10-15:30 | 专题发言 |
高能量激光与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 |
朱世杰 | 北京医院 |
S-034 | 15:30-15:50 | 专题发言 |
高能量激光与体外冲击波联合疗法的剂量和应用原则 |
马 明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35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高能量激光与体外冲击波联合疗法在肌骨康复中的应用 |
吴永超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S-036 | 16:30-16:50 | 专题发言 |
高能量激光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
江俊杰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S-037 | 16:50-17:10 | 专题发言 |
基于CPPC理论的脑卒中神经调控规范化治疗 |
高 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S-038 | 17:10-17:30 | 专题发言 |
智能融合物理治疗的实践和发展 |
陈 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51 | 14:30-14:50 | 专题发言 |
AOTA实践指南对我国作业治疗的启示与思考 |
闫彦宁 | 河北省人民医院 |
S-052 | 14:50-15:10 | 专题发言 |
规范为基,创新为翼:重症作业治疗的华西模式探索与实践 |
王凤怡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S-053 | 15:10-15:30 | 专题发言 |
作业和谐模式对睡眠障碍患者干预的疗效研究 |
刘奕君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S-054 | 15:30-15:50 | 专题发言 |
生活技能训练的规范实践与思考 |
何爱群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55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作业治疗中的创新应用 |
陆佳妮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S-056 | 16:30-16:50 | 专题发言 |
“生活为本”自上而下的认知康复理念的实践 |
蔡素芳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S-057 | 16:50-17:10 | 专题发言 |
虚拟技术在作业治疗评定和干预中的应用前景 |
危昔均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S-058 | 17:10-17:30 | 专题发言 |
基于SOAP原则的作业治疗文书规范化撰写 |
李 鑫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72 | 14:30-14:50 | 专题发言 |
失语症的临床定位分析与治疗思维 |
邵伟波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S-073 | 14:50-15:10 | 专题发言 |
语言认知功能障碍的智能化评估及康复 |
陈卓铭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S-074 | 15:10-15:30 | 专题发言 |
失语症康复的社会参与模式 |
王如蜜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S-075 | 15:30-15:50 | 专题发言 |
汉语失语症听理解神经心理学评估 |
王 玲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76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失语症康复中的应用 |
陈 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S-077 | 16:30-16:50 | 专题发言 |
卒中后失语症康复进展:从命名错误分析到VR智能干预 |
钱 倩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S-078 | 16:50-17:10 | 专题发言 |
基于语言网络动态功能重组过程的失语症康复案例分享 |
周秋敏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S-079 | 17:10-17:30 | 专题发言 |
失语症康复新进展 |
徐 倩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Y-17 | 14:30-14:40 | 青年英文演讲 |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Wearable Device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
龙斯颖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14:40-14:42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6 | 14:42-14:52 | 青年英文演讲 |
The mechanosensitive protein ANTXR1 is involved in maintaining cartilage homeostasis in 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
王冬雪 | 澳门大学 |
14:52-14:54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5 | 14:54-15:04 | 青年英文演讲 |
Impact of dietary habits on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ischemic stroke: a univariable and multivariab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
李 健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04-15:06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4 | 15:06-15:16 | 青年英文演讲 |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Life Expectancy with Preserved Brain Health |
顿耀山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15:16-15:18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3 | 15:18-15:28 | 青年英文演讲 |
Preventing Psychiatric and Cognitive Disorders and Improv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Single-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ICU Diaries and Occupational Therapy |
李定艮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5:28-15:30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1 | 15:30-15:40 | 青年英文演讲 |
Synergistic Therapeutic Platform Combining Transcranial Ultrasound Stimulation and Smart Nanocarrier Ameliorate Cerebral Ischemia by Modulating Neuro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 |
钦豪成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15:40-15:42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0 | 15:42-15:52 | 青年英文演讲 |
Epigenetic Ultrasound Imaging Microspheres for Monitoring and Treating Early Cartilage Degeneration in Knee Osteoarthritis |
张 翀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5:52-15:54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9 | 15:54-16:04 | 青年英文演讲 |
Preferred Taste Stimuli Enhance Cortical Exci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ysphagia : Evidence from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
王 杰 | 山东大学 |
16:04-16:06 | 讨论点评 |
点评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Y-08 | 16:10-16:20 | 青年英文演讲 |
Cortical Mapping of Real-time Ultrasound-imaging Visual Feedback for Ankle Dorsiflexion in Patients after Stroke: A fNIRS Study |
王凤怡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6:20-16:22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7 | 16:22-16:32 | 青年英文演讲 |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C Attenuates Neuropathic Pain an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via the Erk/CREB3 Signaling |
胡文婕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16:32-16:34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6 | 16:34-16:44 | 青年英文演讲 |
Treadmill Exercise Promotes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in C57BL/6J Mice by Activating O-GlcNAcylation of Muscle-Derived CTSB Protein |
周绪昌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6:44-16:46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5 | 16:46-16:56 | 青年英文演讲 |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吴少萍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6:56-16:58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4 | 16:58-17:08 | 青年英文演讲 |
Accelerated iTBS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via Septo-Hippocampal Pathway |
李立博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7:08-17:10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3 | 17:10-17:20 | 青年英文演讲 |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Mediates Camk2g to Regulate Neuronal Pyroptosis i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Mechanism and Molecular Pathways |
黄 科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7:20-17:22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2 | 17:22-17:32 | 青年英文演讲 |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digital subtracting angiography in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 herpes neuralgia |
唐静仪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17:32-17:34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01 | 17:34-17:44 | 青年英文演讲 |
Intermittent fasting preconditioning ameliorates acute-phas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spinal cord injury via the TLR4/NF-κB signaling pathway to exert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
赵一诺 | 同济大学 |
17:44-17:46 | 讨论点评 |
点评 |
|||
Y-12 | 17:46-17:56 | 青年英文演讲 |
U-CAST: a Portab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Cas12a-Aptamer Sensor Toolkit |
任礼达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7:56-17:58 | 讨论点评 |
点评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6-08:44 | 致辞 |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致开幕词
周谋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08:44-08:52 | 致辞 |
广东医学会领导致欢迎词 |
|||
08:52-09:00 | 致辞 |
中华医学会领导讲话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PL-001 | 09:00-09:25 | 大会报告 |
Thread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neurorehabilitation |
Volker Höemberg | 世界神经康复联盟 |
09:25-09:3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02 | 09:30-09:55 | 大会报告 |
TDCS for stroke recovery: past, present & future |
冯武威 | 美国杜克⼤学医学院 |
09:55-10:0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PL-003 | 10:00-10:25 | 大会报告 |
经皮膈神经电刺激的精准治疗与创新思考 |
刘宏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25-10:3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PL-004 | 11:00-11:25 | 大会报告 |
EEG Conformer:通向脑电的基础模型 |
高小榕 | 清华大学 |
11:25-11:3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05 | 11:30-11:55 | 大会报告 |
面向康复的多模态神经调控技术 |
李小俚 | 北京师范大学 |
11:55-12:0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PL-006 | 14:00-14:20 | 大会报告 |
有组织的科研驱动康复高质量发展 |
何成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4:20-14:25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07 | 14:25-14:45 | 大会报告 |
骨折康复过程与其病理生理的关系 |
周谋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4:45-14:5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08 | 14:50-15:10 | 大会报告 |
经颅超声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
胡昔权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5:10-15:15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09 | 15:15-15:35 | 大会报告 |
成对关联刺激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实践与展望 |
袁 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35-15:4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10 | 15:40-16:00 | 大会报告 |
脑科学视角下脊柱侧弯康复理论与实践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6:00-16:05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PL-011 | 16:25-16:45 | 大会报告 |
尿失禁患者的脑功能改变循证医学证据 |
李建华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16:45-16:5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12 | 16:50-17:10 | 大会报告 |
康复治疗的协同思维与实践 |
公维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17:10-17:15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13 | 17:15-17:35 | 大会报告 |
康复医学的科学研究现状比较及发展思考 |
白定群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7:35-17:40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
PL-014 | 17:40-18:00 | 大会报告 |
老年智能康复 |
魏 全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8:00-18:05 | 提问与回答 |
提问与回答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01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脑机接口技术在脑卒中和脊髓损伤运动康复中的应用 |
吴 毅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S-002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脑电图与多模态诱发电位在神经重症康复中的应用 |
吴 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335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基于taVNS动态耦合的MI-BCI闭环康复系统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
林 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
OR-325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在脑缺血急性期cTBS通过PI3K/Akt/FOXO1信号通路抑制FAS介导的外源性凋亡 |
杨朋坤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OR-318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基于JHU-ICBM脑图谱对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的DTI分析 |
杜玉英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308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脑卒中后足踝运动眼动认知双重任务能力定量评价研究 |
王小蒙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OR-293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脑桥被盖网状核谷氨酸能神经元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参与卒中后痉挛的机制研究 |
秦文婷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280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基于吞咽功能分级的多模态精准营养干预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
朱美红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OR-276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三叉神经电刺激调节创伤性脑损伤相关抑郁症的神经环路机制 |
杨 仟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OR-273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 |
周小萍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66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中缝背核5-HT能神经元电活动特性的研究 |
韩 雯 | 中日友好医院 |
OR-261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基于脑机接口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远期疗效的追踪研究 |
毛明明 | 晋城市人民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03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脑损伤后步态分析与康复策略 |
陆 晓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S-004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神经重症康复患者营养支持策略与临床实践 |
康治臣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OR-257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不同时间间隔cTBS预调控iTBS方案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 |
眭有昕 | 香港理工大学 |
OR-253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iTBS 刺激 M1 或 DLPFC 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准确率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付欣瑜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OR-252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跨半球PMC-M1的功能环路及可塑性调控探究——基于nTMS的研究 |
顾明辉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OR-248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低强度聚焦超声介导的神经可塑性调控:卒中后脑网络动态重组与多模态康复 |
边仁秀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OR-244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高压氧联合正中神经电刺激促醒协同效应的商榷 —— 基于临床病例拮抗作用特征的分析 |
刘 敏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OR-232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基于皮质-皮质关联刺激调节卒中后运动功能恢复中的脑网络拓扑属性的图论研究 |
邢相欣 | 山东大学 |
OR-215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影响脑卒中患者足踝-脑机接口训练下肢功能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翟晓雪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OR-207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基于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功能性电刺激的不同方式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
王辉煌 | 徐州医科大学 |
OR-200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扣带回脑网络连接特征研究 |
王正韬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OR-185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小脑与前额叶在言语反馈调控中的交互机制: 基于经颅磁刺激的证据 |
陈明圆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55-14:00 | 致辞 |
致辞
王楚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S-005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睡眠和慢性疼痛 |
黄宇乐 | 香港理工大学 |
S-006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澳门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经验分享 |
刘中良 | 澳门镜湖医院 |
S-007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智慧康复医学学科发展创新思路探索和实践 |
黄国志 | 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
S-008 | 15:00-15:20 | 专题发言 |
呼吸吞咽协调性功能失调的研究及其进展 |
窦祖林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S-009 | 15:20-15:40 | 专题发言 |
基于人工智能的康复功能评估 |
陈卓铭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10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脑类淋巴循环精准测量与调控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
徐光青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S-011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意念超能力?—脑机接口在康复科应用进展与实践 |
欧海宁 | 广东省中医院 |
S-012 | 16:30-16:50 | 专题发言 |
脑机交互用于意识障碍患者脑感知与脑调控 |
谢秋幼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S-013 | 16:50-17:10 | 专题发言 |
AD及其前期的中西医康复临床与脑功能研究 |
陈尚杰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S-014 | 17:10-17:30 | 专题发言 |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技术与吞咽障碍的康复 |
陈 艳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7:30-17:35 | 总结 |
总结
胡昔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19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骨科康复临床思辨与决策 |
周谋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S-020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骨关节炎康复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
陈 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OR-311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基于腰椎‑骨盆影像学参数的产后腰痛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
黄镇东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OR-301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姆瓦松解与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膝关节术后难治性关节粘连的随机对照非劣效研究 |
叶济灵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OR-289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纳米发电丝线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神经调控机制研究 |
齐 燕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265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基于p38 MAPK信号通路探讨低强度激光联合超短波对LIDD模型大鼠巨噬细胞极化及炎症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 |
闫 悦 |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264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仿生双原子酶催化剂靶向ROS微环境缓解骨关节炎机制研究 |
应 婷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260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探究太极拳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伴抑郁情绪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一项 fNIRS 研究 |
张雅琪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OR-256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头颈姿势训练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肌和咬肌电活动的探索研究 |
董杨俊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OR-254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基于高熵MXene TiVCrMoC₃增强代谢组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 |
楚志龙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OR-250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基于足三阴经取穴的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
陈浩天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243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在疲劳后双任务范式下的稳定性特征 |
张中豪 | 北京体育大学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21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基于证据和经验的冻结肩快速康复策略 |
叶超群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S-022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超声介入针刀松解加PRP注射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
马 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OR-242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抑制己糖激酶2通过HMGA2减轻骨关节炎分解代谢特性并促进脉冲电磁场改善软骨损伤 |
包春茶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237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噪声前庭电刺激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姿势控制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陈华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36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肌筋膜触发点技术治疗关节僵硬 |
刘立宏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OR-229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血小板裂解液硬膜外腔注射联合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性训练 治疗腰椎间盘源性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
王大武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17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内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
林瑞珠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211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超早期康复中等长收缩—放松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
郑祥凤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205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恐惧回避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影响——非特异性腰痛“慢性化”进程中的认知风险因素 |
王以金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203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下肢等速肌力锻炼对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张 辉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198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基于f-NIRS技术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脑部运动功能区变化特征 |
王 斌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OR-194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基于协同作用探讨拇外翻对老年人在步态中的神经肌肉控制影响 |
刘燕燕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3:55-14:00 | 致辞 |
致辞 |
|||
S-023 | 14:00-14:25 | 专题发言 |
应激性代谢物与炎症消退 |
靳 津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S-024 | 14:25-14:50 | 专题发言 |
基于乐康康复领域大模型的数字人的开发 |
杨延砚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S-025 | 14:50-15:15 | 专题发言 |
运动、久坐和腰痛的关系 |
王雪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S-026 | 15:15-15:40 | 专题发言 |
基于脑-肌协同运动控制策略的脑卒中智能康复技术研究 |
徐 江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27 | 15:50-16:15 | 专题发言 |
经颅交流电(tACS)刺激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 |
郑海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S-028 | 16:15-16:40 | 专题发言 |
肌电图在康复医学科的应用与MUNE技术进展 |
纵 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S-029 | 16:40-17:05 | 专题发言 |
无创调控认知障碍的创新实践 |
王康玲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S-030 | 17:05-17:30 | 专题发言 |
从零起步,NSFC申报之路 |
白定群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39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高能激光的疼痛控制作用 |
陈丽霞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S-040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多模态中枢-外周协同刺激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丛 芳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OR-081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三叉神经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影响及机制研究: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吴少萍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12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噪声前庭电刺激改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动态姿势控制表现:一项横断面临床研究 |
谢浩宇 | 苏州市立医院 |
OR-188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超声引导下肌筋膜水分离技术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研究 |
陈泳佳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143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间歇性θ爆发刺激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痉挛的临床研究 |
焦姣姣 | 河北医科大学 |
OR-078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正念冥想调控医学生负性情绪的神经机制:一项随机对照任务态fMRI研究 |
樊 城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234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虚拟现实辅助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PC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及心肺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 |
刘锦芮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06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多模态评估卒中后步行功能—基于下肢康复机器人同步双任务训练的临床疗效研究 |
张博宇 |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 |
OR-298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基于fNIRS引导下的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 |
杨 明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OR-292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双侧苍白球经颅时间干扰刺激在帕金森氏病患者中的应用:一项初步研究 |
龚秋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79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同步气电驱动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 |
朱冬燕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41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NJF治疗颈椎病的临床与科研 |
霍 明 | 康复大学 |
S-042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 |
范晓华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OR-218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基于视频分析与人工智能的水中与陆上步态分析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
崔 尧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OR-337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脑机接口-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上肢功能疗效探究 |
黄富表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OR-228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镜像疗法联合感觉任务通过增强辅助运动与健侧感觉脑区连接改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机制研究 |
庄金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OR-169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光照疗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干预效果研究 |
叶洁盈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14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基于医工交叉的多模态六轴运动平衡训练康复模拟器设计研究 |
娄小语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136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机器人辅助强制性运动与镜像疗法神经响应机制:一项基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对比研究 |
乐昌昊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04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rTMS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
杜一婷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OR-044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高频rTMS激活突显网络改善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
刘远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322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一种能促进糖尿病伤口康复的智能药物递送、多功能水凝胶 |
邓明彦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315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的个体化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研究 |
韩小钗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43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盆底针肌电图分析报告解读 |
李建华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S-044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美国盆底康复研究现状 |
许光旭 |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院 |
OR-333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多模态康复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随机对照研究: 排便效能与肠动力指标评价 |
王佩佩 |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
OR-287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结直肠癌患者癌症相关盆底痛的中枢敏化研究 |
冯蓓蓓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OR-245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靶向vlPAG脑区Cadps2+/ Rmst+神经元缓解慢性盆腔疼痛和下尿路症状 |
任礼达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OR-238 | 14:55-15:00 | 论文发言 |
智能化定压排尿模式在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张灵云 |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
OR-104 | 15:00-15:05 | 论文发言 |
基于机器学习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早期患者留置尿管时长预测 |
谢继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12 | 15:05-15:10 | 论文发言 |
重复磁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跃:多靶点疗效比较与调控机制探索 |
潘红霞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187 | 15:10-15:15 | 论文发言 |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通路促进尿道括约肌损伤修复并改善压力性尿失禁 |
许煜婷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OR-093 | 15:15-15:20 | 论文发言 |
功能性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对产后腰-盆疼痛的疗效观察 |
杨宽女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OR-155 | 15:20-15:25 | 论文发言 |
电针八髎穴联合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 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
杜以君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150 | 15:25-15:30 | 论文发言 |
电针对原发性痛经大鼠A20/NF-κB/NLRP3/GSDMD信号通路的影响 |
薛 晓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45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超声介入周围神经调控在盆底疾患中的应用 |
马 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S-046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慢性盆腔疼痛的神经重置技术 |
李旭红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OR-139 | 16:30-16:35 | 论文发言 |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代谢改善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大鼠研究 |
谭波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OR-127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调查:单中心10年报道 |
陈 晖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OR-118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神经源性膀胱中枢外周通路电生理联合评估的应用 |
董思雨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脊髓损伤和圆锥马尾损伤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差异性研究 |
彭书聪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168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虚拟现实辅助盆底肌训练联合AI温控射频治疗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梁子辉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090 | 16:55-17:00 | 论文发言 |
聚焦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训练改善男性慢性盆腔痛综合征症状的临床研究 |
郝 彦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OR-076 | 17:00-17:05 | 论文发言 |
内脏松弛术对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张 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48 | 17:05-17:10 | 论文发言 |
基于脑肠轴理论下胃肠功能紊乱性腹胀的综合康复治疗 |
张 毅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042 | 17:10-17:15 | 论文发言 |
外周磁刺激联合腹肌电刺激对腰骶段脊髓损伤 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
李 宁 | 西安大兴医院 |
OR-015 | 17:15-17:20 | 论文发言 |
多模态物理治疗对慢性盆腔痛神经肌肉调控机制的临床转化研究 |
胡金娜 | 浙江大学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59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住培专业基地驻省评估与迎检准备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S-060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国家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学员现状调查 |
杨延砚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OR-334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以赛促培、以研促学”教育模式实践与特色总结 ——基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住培基地的探索 |
詹荔琼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29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基于智能体辅助教学系统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中的适用性与教学成效评估 |
何 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317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化课堂教学在外籍学员临床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胡 青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314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疾病康复评定临床实践教学反馈与需求调查 |
李 婧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OR-310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模块多元化阶梯式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
陈淑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09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语言治疗学岗位胜任力培养实践研究 |
周凤华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305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门诊岗位胜任力的递进式培养 |
吴秀勤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99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实习初期职业认同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卢淑卿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296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
周 璇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OR-269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FACULTY教师教学核心素养在《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
李 敏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61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理实融合,医工协同”:康复物理治疗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 |
翟 华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S-062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临床思维驱动下康复住培的收获与挑战 |
万春晓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268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数字信息时代下康复治疗人才在ICF理念中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
刘鹏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49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减重与全民运动综合干预政策:理论与实践 |
高伟鹏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226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CBL结合康复评价会在重症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
邵 岚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14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运用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表了解临床护士多元化混合式培训的最佳效果 |
方丽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15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医工交叉背景下“数智康复”融合创新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
朱思忆 | 四川大学 |
OR-101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基于ChatGPT-4与原位模拟相结合在康复护理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刘芳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80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神经康复治疗教育创新:基于VR-CBL-SP三维融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
唐一龙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065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2+2”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本科教学中的探索 |
章峰冰 | 宁波市康复医院 |
OR-057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可视化流程图工具在康复医学住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禄熠行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25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在康复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
焦莉莉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63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运动训练改善帕金森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靳令经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S-064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低强度超声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研究及应用 |
韩晓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26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丰富环境预处理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神经行为学及Cx43表达的影响 |
崔 瑞 | 中日友好医院 |
OR-323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磷脂代谢产物PGE2产生介导关节囊纤维化 |
张玉鑫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OR-291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超声响应载基因水凝胶微球阻断软骨-神经互作治疗骨关节炎 |
何 燚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84 | 14:55-15:00 | 论文发言 |
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激活 IL-11-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并抑制骨质流失 |
韩一婧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313 | 15:00-15:05 | 论文发言 |
射频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大鼠阴道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 |
朱丽萍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OR-288 | 15:05-15:10 | 论文发言 |
工程化益生菌递送神经营养因子-外泌体复合体调控“肠-肌轴”延缓大鼠失神经性肌萎缩的研究 |
张 昊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285 | 15:10-15:15 | 论文发言 |
足踝部韧带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
黄 林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OR-223 | 15:15-15:20 | 论文发言 |
低强度聚焦超声通过激活Piezo1精准调控脑膜淋巴引流改善AD认知功能及病理 |
冯 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96 | 15:20-15:25 | 论文发言 |
跑台运动通过激活骨骼肌OGT/CTSB轴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功能 |
邓辉丽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92 | 15:25-15:30 | 论文发言 |
运动训练通过上调CX3CL1介导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对话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神经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
许景慧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65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脉冲电磁场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魏 全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S-066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互作驱动皮层可塑性适应不良致慢性肌肉疼痛的发生和维持 |
王永慧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221 | 16:30-16:35 | 论文发言 |
肥胖患者血浆来源外泌体促进滑膜成纤维细胞衰老加重骨关节滑膜炎的机制研究 |
张 斌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OR-154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乳腺癌化疗效果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
何安琪 | 四川大学 |
OR-277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富血小板血浆来源外泌体促进淋巴管生成减轻关节滑膜炎症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廖 博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25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Piezo通道介导针刺改善脊髓损伤后膀胱纤维化的机制 |
王晓玉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19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及实验验证黄芪通过调控MMP-9表达改善关节纤维化 |
贾家猛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OR-105 | 16:55-17:00 | 论文发言 |
丰富环境通过多巴胺 - H₂S 轴介导的双重线粒体自噬激活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周 豹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OR-092 | 17:00-17:05 | 论文发言 |
LIPUS协同压电“创可贴”促进复杂结构周围神经缺损再生与功能康复 |
祁 桐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089 | 17:05-17:10 | 论文发言 |
自级联纳米酶溶解痛风石并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炎症风暴 |
何 燚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20 | 17:10-17:15 | 论文发言 |
clMagR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缓解铁过载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
宗丽娟 | 东南大学 |
OR-049 | 17:15-17:20 | 论文发言 |
Piezo2+FAP细胞通过持续释放富含GAS6的外泌体以非细胞自主方式促进肌萎缩进展的机制研究 |
康 夏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80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脑功能评定与个性化神经调控康复 |
刘河生 |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
S-081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ERAS理念下围手术期康复评定 |
蔡西国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OR-340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rTMS联合rPMS对慢性腰痛患者姿势控制相关核心肌群超声形态特征的影响 |
甄德予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24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神经肌肉电刺激前后老年人运动表现和皮层激活的研究 |
李瑛琦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OR-321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脊柱侧弯患者背部肌群激活对称性特征:基于静动态任务的双侧肌电分析 |
文 幸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19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镜像疗法软手康复机器训练人对脑卒中患者皮层激活的影响:一项fNIRS研究 |
王丛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OR-278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基于TMS-EEG的脑网络响应模式初步探索:脊髓损伤与意识障碍患者的蝶形图及GMFA特征分析 |
邓维维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67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双维度视角下卒中脑网络特征:年龄分层队列的病程阶段 特异性脑网络变化模式 |
张小凤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OR-259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和通气效率与生物衰老关系探究 |
顿耀山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OR-241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膝关节术后纤维化患者三维步态分析特征参数的研究 |
冯传壮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240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基于高性能水凝胶传感器的肌少症与腰痛康复评估应用研究 |
沈 垚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225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状态的量化评估:H反射波幅与潜伏期作为客观指标的价值及其与改良Ashworth量表的相关性研究 |
张秀莉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82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意识障碍的多模态评估 |
王萍芝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S-083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多种仪器评估在吞咽障碍中的应用选择 |
乔鸿飞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224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软体手机器人辅助的快速牵拉方法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研究 |
徐 泉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OR-216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基于肌张力测试仪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肌张力变化 |
林瑞珠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180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基于模糊熵的意识障碍患者脑电信号复杂性分析:不同意识状态下功率谱与熵特征研究 |
闫志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78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一种融合fNIRS图论特征与机器学习的帕金森病“剂末现象”智能识别方法 |
王利凯 | 山东大学 |
OR-132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康复评定中的作用 |
吴 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107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基于fNIRS的口腔内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
乔鸿飞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95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fNIRS联合ERP检测在PSD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
袁海峰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94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全脑及网络分析功能连接区分最小意识状态与无反应患者:一项静息态fNIRS研究 |
吴少萍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82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神经肌肉控制缺陷的多模态电生理特征研究 |
刘兴凯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47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重症呼吸康复中的应用 |
潘化平 | 苏州九龙医院有限公司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84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认知衰弱的康复 |
公维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S-085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脑外伤与脑卒中失语症康复干预的同与不同 |
谢欲晓 | 中日友好医院 |
OR-341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澳门人工智能语言康复云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
麦王向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30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基于经皮神经调控的中药浓提取物靶向喷雾系统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流涎症及误吸风险的闭环干预机制研究 |
廖婷婷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316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双侧颞中回后部在言语运动控制中的时序特异性半球间交互模式: 基于双靶点TMS的证据 |
刘清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86 | 14:55-15:00 | 论文发言 |
消防员心里状况分析 |
潘燕红 | 暨南大学 |
OR-251 | 15:00-15:05 | 论文发言 |
大模型支持的虚拟现实与数字虚拟人技术在卒中后失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方 静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31 | 15:05-15:10 | 论文发言 |
taVNS改善脊髓损伤后类淋巴功能促进认知功能康复的机制研究 |
谭明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10 | 15:10-15:15 | 论文发言 |
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唾液腺注射治疗真性球麻痹患者流涎症的疗效研究 |
侯亚静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OR-208 | 15:15-15:20 | 论文发言 |
中枢联合外周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一项随机单盲对照试验 |
罗子芮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OR-196 | 15:20-15:25 | 论文发言 |
基于CHILDES语料库的汉语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疑问句对比研究 |
于 卉 | 河北大学 |
OR-190 | 15:25-15:30 | 论文发言 |
声音惊吓启动调控皮质网状脊髓束改善卒中后构音障碍的神经机制:一项试点研究 |
汪明珠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86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吞咽障碍的感觉调控:从机制到临床应用 |
温红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S-087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吞咽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与神经调控技术应用 |
王 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OR-146 | 16:30-16:35 | 论文发言 |
揭示右侧小脑cTBS在卒中后失语症治疗中的潜力:一项基于静息态fMRI动态功能连接与神经活动的研究 |
戴燕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38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环咽肌肉毒毒素多点注射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的临床疗效研究 |
王志勇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28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吞咽功能与ABI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陈 琦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
OR-091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基于多模态客观测量的神经性言语障碍患者语音产出研究 |
范顺娟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OR-088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吞咽音数字化声学分析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 |
黄科奇 | 广州市老人院 |
OR-085 | 16:55-17:00 | 论文发言 |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小脑的显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语言功能的相关性 |
丘卫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50 | 17:00-17:05 | 论文发言 |
iTBS联合FVC改善脑干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一项基于fNIRs的临床研究 |
惠艳娉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33 | 17:05-17:10 | 论文发言 |
SCD患者的肠道菌群及OMVs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
周 礼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23 | 17:10-17:15 | 论文发言 |
眼控AAC设备联合tDCS对重度Broca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
甘 莉 |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 |
OR-011 | 17:15-17:20 | 论文发言 |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吞咽电刺激系统构建及可行性验证:一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初步研究 |
于 翠 | 南京医科大学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92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临床康复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和质量控制 |
刘 刚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S-093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实践 |
卢红建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OR-307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康复治疗系统在学科建设上的管理与应用 |
高 诚 | 徐州仁慈医院 |
OR-302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闭环模式”管理推进早期康复介入的医疗质量改进 |
温 莎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300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血液病重症病房的康复管理 |
白丽霞 |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
OR-282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康复医学团体标准培训班教学效果的异质性分析 |
孙文静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OR-233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人才建设赋能康复学科高质量发展 |
周 君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202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创新“1+5+N”临床·康复一体化工作实践,促进康复医学科高质量发展 |
游 菲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OR-201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康复医学科单病种成本管控的路径设计与绩效策略研究 |
徐源溢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176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黔安康小程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郭冰杰 | 六盘水市水矿医院 |
OR-167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浅谈县级以下医院如何发展现代康复 |
黄德清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56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零成本的康复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 |
官梦梅 |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94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医疗质控赋能康复医学学科建设 |
吴 霜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S-095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新医保政策背景下康复治疗临床未来趋势与思考 |
吴 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OR-149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康复医院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
冯 烨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145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人工智能在康复护理中的创新应用: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 |
康渝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24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构建女性盆底健康的全生命周期运动康复方案:理论整合与临床转化路径》 |
赖西癸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108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西北某公立三甲医院康复科16827例患者住院费用分析及探讨 |
王丽莎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87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分级诊疗下成都地区康复医学科配置及医师对政策认知现状调研 |
石 嘉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OR-058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DRG体系下康复专业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研究 |
闫平平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055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绩效考核在康复治疗绩效二次分配中的作用 |
陈佩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OR-043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康复学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 |
刘施羽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41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2020-2025年国内外体医融合领域文献可视化分析 |
吴天宇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 |
OR-037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2021-2023年中国康复医学科死亡病例情况:基于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病案首页数据 |
张元鸣飞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96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儿童呼吸康复的管理策略 |
赵 澎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S-097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脑智计划驱动儿童神经康复创新与实践 |
徐开寿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OR-342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数据驱动干预在儿童神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孙年怡 |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
OR-338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优化ADHD运动干预:基于工作记忆负荷动态调节的认知-有氧组合训练方案及剂量效应临床研究 |
姜韫赟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306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静息态脑功能网络中的研究 |
屈楠楠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OR-303 | 14:55-15:00 | 论文发言 |
基于人工智能书写分析与识别平台(SHARP)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儿童中文书写能力的分析 |
金惠敏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297 | 15:00-15:05 | 论文发言 |
康复机器人结合中医推拿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 |
杨晓颜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OR-290 | 15:05-15:10 | 论文发言 |
中文版家长行为评定量表与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其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家庭中的应用研究 |
谢兰芳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OR-275 | 15:10-15:15 | 论文发言 |
基于视频的锻炼和常规物理治疗对单侧脑瘫上肢功能、选择性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岳 玲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OR-230 | 15:15-15:20 | 论文发言 |
脑性瘫痪描述的2025年更新版解读 |
黄 真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OR-227 | 15:20-15:25 | 论文发言 |
儿童和成人对远程康复的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扩展UTAUT理论和PLS-SEM模型 |
伍永强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OR-199 | 15:25-15:30 | 论文发言 |
物理治疗对脊髓性肌萎缩症Ⅲ型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 |
张 静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98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鉴别诊断 |
金红芳 |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
S-099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基于中国专家共识的学龄期脊柱侧弯康复管理 |
杜 青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OR-184 | 16:30-16:35 | 论文发言 |
抽动障碍患儿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袁 琳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OR-110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导管球囊刺激联合门德尔松手法对小月龄婴幼儿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
王 双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OR-075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发育性口吃儿童的语言认知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
刘泽帆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OR-039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D-wall三维动作捕捉与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对脑性瘫痪合并感统失调患儿疗效的影响 |
安 爽 | 河南省儿童医院 |
OR-032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早期叙事干预对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指称表达的有效性:同伴效应的影响 |
刘 奇 | 河北大学 |
OR-029 | 16:55-17:00 | 论文发言 |
结构化教育结合运动游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的应用 |
沙振山 |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
OR-026 | 17:00-17:05 | 论文发言 |
新生儿动脉缺血性脑卒中远期神经发育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景刚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OR-022 | 17:05-17:10 | 论文发言 |
六感六觉法结合思维导图引导对提升孤独症儿童表达能力的疗效观察 |
张 瑜 |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 |
OR-019 | 17:10-17:15 | 论文发言 |
非侵入性脑刺激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应用的 文献计量分析 |
刘玲玲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
OR-002 | 17:15-17:20 | 论文发言 |
视频示范干预疗法提升 ASD 儿童社交沟通能力的脑近红外特征分析 |
朱传花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04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护理视角-康复重症护理管理策略与实践 |
杜春萍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S-105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从被动照护到精准促醒:意识障碍护理的范式转移与临床实践 |
张 瑜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219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致膀胱结石形成特征及原因分析 |
黄马平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OR-206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脑卒中患者照护知识得分与偏瘫肩痛发生率的关联性分析 —— 以精细化照护知识评估为核心 |
张 韬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89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气切带管出院家庭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并发症防控效果研究 |
王 丽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OR-179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小组团体作业活动对于提高住院患者康复满意度和体验感的效果观察 |
晏光林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177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多学科协作质量改进方案降低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误吸风险的实践研究 |
李晓荣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174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虚拟现实结合悬吊减重步态训练对截肢患者 幻肢痛及下肢动力学表现的影响 |
李琼英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172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基于多模态评估的个性化心脏康复方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申 颖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171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规范化营养管理对吞咽障碍患者营养和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 |
冯斯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
OR-164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对ICU获得性衰弱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鲍海琴 | 十堰市人民医院 |
OR-161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持续气道湿化对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拔管成功率的影响 |
陈 莎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06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规范化护理策略:从预防到长期管理 |
张鹤立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S-107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ICU经历综合征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干预 |
丁 慧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60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呼吸-吞咽协调训练联合下颌抗阻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口腔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任承秀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52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方案构建与应用效果研究 |
任桂茹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51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鼻胃管植入沉浸式虚拟训练在护士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 |
李思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147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以康复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
叶玉玲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37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基于元宇宙技术构建的高沉浸式人机交互虚拟仿真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
杨 辰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35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家庭协同护理在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中的效果观察 |
汤红梅 |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
OR-086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Passy-Muir说话瓣膜联合超声监测: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康复新范式 |
张亚妮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68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基于家庭-社区联动的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干预效果研究 |
杜 婧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OR-054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非医务人员间歇导尿标准化教育方案的构建 |
周君桂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OR-051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基于多模式干预的康复护理对慢性病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
李朝霞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OR-016 | 11:20-11:25 | 论文发言 |
基于循证构建的ERAS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在胸腔镜肺癌术后肺康复中的 应用效果研究 |
彭焕芝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1:25-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08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心脏康复发展趋势 |
刘遂心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S-109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心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 |
马 欢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OR-339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术前短期综合肺康复干预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
苏义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36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探讨磁刺激呼吸肌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
徐小莉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312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有氧训练通过抑制p300/CBP相关因子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 |
黄 传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294 | 14:55-15:00 | 论文发言 |
基于偏瘫侧分型的脑卒中患者膈肌功能障碍超声特征分析 |
潘文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OR-284 | 15:00-15:05 | 论文发言 |
改良心血管健康评分预测二级预防患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顿耀山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OR-281 | 15:05-15:10 | 论文发言 |
早发性脊柱侧凸儿童心肺运动耐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王立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OR-213 | 15:10-15:15 | 论文发言 |
合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非阻塞性冠脉疾病患者临床特征研究 |
王 柔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OR-173 | 15:15-15:20 | 论文发言 |
基于神经调控理论改良呼吸训练对卒中后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
李鑫龙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65 | 15:20-15:25 | 论文发言 |
呼吸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延续康复护理效果影响 |
谢国省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162 | 15:25-15:30 | 论文发言 |
肺结节患者术前无氧阈时最大摄氧量与术后三月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
王 璐 | 四川大学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10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成人气切拔管中国专家共识 |
陆 晓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S-111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肺癌全周期康复的临床循证实践 |
谢欲晓 | 中日友好医院 |
OR-140 | 16:30-16:35 | 论文发言 |
超声引导下针刺配合呼吸训练对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功能的治疗作用研究 |
田春洁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OR-134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膈肌电刺激联合气道廓清技术对气管切开重症患者咳嗽能力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 |
王 红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22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六分钟步行实验与冠心病患者运动处方依从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基于303例PCI治疗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朱 叶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12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中枢联合外周膈神经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双侧膈肌不对称所致呼吸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
琚 芬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69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肺癌相关抑郁症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 |
汪希晨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OR-067 | 16:55-17:00 | 论文发言 |
EIT评价膈神经-腹肌电刺激对肺康复的时效性研究 |
彭晓华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24 | 17:00-17:05 | 论文发言 |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在超短波治疗急性肺损伤大鼠中的机制研究 |
钟培瑞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14 | 17:05-17:10 | 论文发言 |
基于动作识别技术的远程康复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
曾 庆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008 | 17:10-17:15 | 论文发言 |
外骨骼机器人步行训练联合呼吸控制训练对脊髓损伤患儿呼吸与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疗效研究 |
李金铭 | 河南省儿童医院 |
OR-003 | 17:15-17:20 | 论文发言 |
亚急性期早期和晚期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和呼吸肌肌力的特点及相关性 |
秦存宇 | 徐州市康复医院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15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AI赋能的脑卒中康复现状和发展 |
潘 钰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S-016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及机制研究新进展 |
尹 勇 |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
OR-183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间歇性θ脉冲刺激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 |
陈星宇 | 贵州医科大学 |
OR-158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BCI调控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的影响: 一项多模态fNIRS预研究 |
陈欣雨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OR-157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
刘 韬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OR-111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轻度脑外伤后工作记忆障碍的脑网络机制研究 |
党 辉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OR-109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ROS响应性双网络水凝胶减轻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再生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 |
吴 睿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106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动作观察启动吞咽运动想象对神经激活的老龄化差异:青年与老年群体的fNIRS脑功能连接研究 |
熊 浩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OR-103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外周神经移位促进脑损伤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皮层可塑性研究 |
孙成成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OR-079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辅助运动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平衡、姿势控制和移动能力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江汉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074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可视化头模定位下iTBS刺激小脑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改善 |
薛白洁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73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基于运动想象和虚拟现实的双任务模式脑机接口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注意力的影响:一项初步随机对照试验 |
万春利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17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帕金森病躯干姿势异常的演变特征与康复干预 |
靳令经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S-018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双靶点皮层协同刺激:重塑卒中后神经环路的新策略 |
王永慧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072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基于fNIRS探讨双侧M1区兴奋性失衡对脊髓损伤后运动恢复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机制 |
丁海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59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嗅觉联合丰富味觉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
凌梅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
OR-052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从肠道菌群角度出发探讨全身振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菌群研究 |
刘玉莲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045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基于代偿模型的不同靶区刺激对卒中后严重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一项fNIRS研究 |
杨雅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OR-038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微高压氧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疲劳症状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
王 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OR-028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β-tACS促进卒中后上肢近端运动功能恢复:基于高密度脑电的神经振荡机制研究 |
廖小雨 | 苏州市立医院 |
OR-010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植入式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前瞻性研究: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步验证 |
夏小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OR-009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左侧迷走神经磁调节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 |
刘夏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05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小脑连续性θ爆发刺激通过调控小脑-丘脑-纹状体环路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异动行为 |
王 玲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01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共济失调患者步态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
杨宇琦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1:30-12:00 | 总结 |
会议总结
胡昔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47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脑机接口给脑卒中患者康复带来的新机遇 |
吴 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S-048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pDOC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界定与思考 |
冯 珍 |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OR-274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Theta突发刺激重塑大脑白质纤维束改善脑卒中后上肢功能的研究 |
冯雅丽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OR-272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控康复的全球研究趋势:20年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吴昌贵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271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运动疗法的神经机制:基于fNIRS与临床评估的研究 |
张 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OR-263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迷走神经电刺激通过脑-肠轴调控改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及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
崔艺腾 |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OR-239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基于个性化头部模型的不同脑区靶点经颅磁刺激电场分布比较研究 |
王颖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OR-222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肩关节腔药物注射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肩痛有效性研究 |
段素倩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193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脑-舌共生:基于生物反馈技术的卒中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
马晓雯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OR-175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经颅低温刺激温度参数量化分级研究 |
乔晨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OR-159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基于数值模拟的经颅近红外光量化分级体系构建研究 |
王靖萱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OR-130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基于皮质脊髓束保留度的镜像视觉反馈治疗对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多模态机制与疗效 |
谭波涛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49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常见髋关节疾病冲击波干预策略 |
许建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S-050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呼吸康复的再认识 |
林瑞珠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OR-129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结合康复机器人训练与机器学习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预测研究 |
牛双阳 | 山东大学 |
OR-121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神经肌肉激活技术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
杨家国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02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健康指导智能体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方案 |
曾 庆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099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同步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
韩珍真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OR-071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外周-中枢”非配对双靶点磁刺激技术对亚急性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曹月姣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
OR-056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rTMS联合rPMS调控慢性腰痛患者姿势控制的皮层激活及脑网络机制:一项fNIRS研究 |
甄德予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46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调节LTP样可塑性提高主观认知下降个体的情景记忆能力 |
沈 滢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35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慢性失眠患者全局大脑活动信号与脑脊液动力学耦合受损及低频rTMS的调节作用 |
卢 倩 | 江苏盛泽医院 |
OR-027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多模态感觉刺激的气电手训练系统联合低频rTMS对脑卒中患者手运动与触压觉功能的影响: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刘鹏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07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iTBS 改善帕金森病大鼠记忆障碍的效应优于高频 rTMS:前扣带回 GluR1 亚基的作用机制 |
王忆璇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67 | 08:00-08:40 | 专题发言 |
康复干预临床研究设计框架IDEAL-D |
杜 亮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S-068 | 08:40-09:20 | 专题发言 |
非劣效性临床试验设计中的统计学要求 |
凌 莉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S-069 | 09:20-09:50 | 专题发言 |
干细胞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单臂、开放、剂量爬坡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
陈 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70 | 10:00-10:30 | 专题发言 |
rTMS治疗PSCI多中心临床研究的选题、设计、组织与实施 |
张丽颖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S-071 | 10:30-11:00 | 专题发言 |
临床研究SCI论文之路:从投稿、修改到发表 |
刘汉军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1:00-11:1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88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膝骨关节炎规范化治疗的循证医学实践与探讨 |
刘学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S-089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跑步相关损伤的预防 |
倪国新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186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电针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抑制类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产物减轻骨关节炎 |
余 洁 |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OR-182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前庭功能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
翟安琪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OR-181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关节镜下部分半月板切除术与运动疗法对退行性半月板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 |
邢 浩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OR-166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经皮脊髓直流电刺激联合运动训练对ACLR术后肌肉兴奋性的调控作用:一项RCT研究 |
杨 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63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基于 OpenSim 仿真、 sEMG 及多模态智能评估的慢性颈痛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路鹏程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OR-153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姿势控制及下肢动作模式训练对中心性肥胖腰痛患者疼痛、体重调整腰围指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
何晓辰 | 河北省人民医院 |
OR-144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PRP注射对于合并不同基础疾病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
卫小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141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患者与健康人三维步态特征差异的研究 |
张宇晴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133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异位骨化危险因素分析:基于212例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
闵红巍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OR-117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搭载核心蛋白聚糖的温度敏感PLGA-PEG-PLGA水凝胶对大鼠膝关节术后瘢痕粘连的防治作用研究 |
韩昀纳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90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骨关节创伤康复重点及策略 |
张长杰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S-091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筋膜导流技术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 |
刘 刚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OR-100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载衣康酸盐纳米药物修复椎间盘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宋海新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OR-077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深层肌肉刺激仪(DMS)联合肌内效布贴在颞下颌关节紊乱中的应用及疗效 |
杜 景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70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体外冲击波与物理因子治疗对冈上肌肌腱损伤的疗效比较: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王 政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OR-066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颈椎姿势不良是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一个关键因素:一项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
段好阳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OR-064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新医正骨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即时影响:基于足底压力与步态分析的多维评估及机制探讨 |
刘慧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60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体外冲击波疗法与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宋宇锋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OR-053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视觉反馈本体感觉促进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S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
巩浩然 |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 |
OR-034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辅助运动区HD-tDCS联合运动控制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姿势控制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 |
柳文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30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生物力学减荷新视角:关节压力释放技术在膝关节炎疼痛缓解与功能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
刘进喜 | 西安工会医院 |
OR-020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武汉市汉阳区中学生脊柱侧凸现状及ATR与Cobb角相关性研究 |
刘 坤 |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00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老年康复的挑战与精准应对 |
谢 青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S-101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老年慢阻肺病全周期呼吸康复评估与干预要素 |
江 山 | 中日友好医院 |
OR-328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基于OpenSim的老年人步态肌电与生物力学分析及防跌倒策略研究 |
姜雯君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304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老年共病模式下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的AI预测模型构建 |
汪 麟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283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加速计测量的久坐行为与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健康寿命的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邢天华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OR-270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脑电睡眠监测仪在脑卒中相关睡眠障碍中的重测信度研究 |
王昱棋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OR-262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肌少症及肌少性肥胖诊断研究:探讨老年人群中肥胖及血脂相关指标预测潜力 |
章 稳 | 天津医科大学 |
OR-258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养老院居民中的肌少症性肥胖:诊断方法的多中心研究及其与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的关联 |
蒋佼佼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235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董氏“怪三针”联合脐针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
王志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197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一种多自由度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创新改造 |
侍伟伟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OR-191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基于反应性姿势平衡表现的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预测:一项基于机器学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梁浩彬 | 香港理工大学 |
OR-170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中老年腰痛患者抑郁的预测模型开发与验证 |
高凯霞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02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诊疗新进展 |
夏文广 | 湖北省直属机关医院(湖北省康复医院) |
S-103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老年脑机接口的特点与应用初探 |
林 坚 | 浙江医院 |
OR-148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左侧穹隆经颅时域干涉电刺激:一项初步研究 |
龚秋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42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时长与老年人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 一项纵向队列研究 |
刘 瑞 | 四川大学 |
OR-123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基于ICF理念的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章文文 | 宁波市康复医院 |
OR-083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基于智能鞋足底压力与半监督学习的老年人平衡能力评估模型研究 |
欧建林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63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抗阻呼吸训练联合减重运动训练对老年中心性肥胖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王海妹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61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标准化康复路径结合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应用研究 |
张司铎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36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梯度电活性微针:超声引导下促进腱骨愈合的双重骨整合策略 |
何 旭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31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运动协同口服微球通过“机械-电转化”治疗骨质疏松 |
韩 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13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衰老对静态姿势控制任务中本体感觉权重的影响:基于前庭震动的横断面研究 |
谢浩宇 | 苏州市立医院 |
OR-004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超声引导下神经水分离治疗难治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
庄卫生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12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意识障碍康复诊疗生态链的路径建设 |
冯 珍 |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S-113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意识障碍新视野:多学科整合与全流程管理 |
陈 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OR-018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基于FEES的可解释拔管预测模型构建及关键因素识别 |
江婷婷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21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一例2年病程永久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拔管-吞咽康复一体化治疗实践思考 |
李雅丽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OR-040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高能量激光疗法在重症肺炎康复中的应用:基于CT评估的前瞻性研究 |
谢莉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62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慢性意识障碍的双靶点小脑经颅直流电刺激与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疗法: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 |
朱博涵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097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呼吸肌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
邹 颖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OR-098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肺部超声联合肺叶体表投影定位体位排痰对康复科气管切开重症患者气道廓清的应用研究 |
刘芳芳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13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膈肌超声联合膈肌运动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气切患者拔管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
琚 芬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16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气道廓清术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功能影响的超声影像研究 |
邹瑞源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20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重症早期康复干预对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
焦成渠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126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40Hz本体感觉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个案系列报告 |
舒 甜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114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意识障碍患者并发症处置的重要性 |
孙强三 |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 |
S-115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康复中西疗法现状及进展 |
胡东霞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131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全周期程序化气道管理方案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中实施的疗效和价值 |
张 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195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使用电阻抗成像技术评价两种不同气道廓清技术对气道高分泌机械通气患者肺通气及其它生理影响 |
王 浩 |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OR-209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经颅时间干涉电刺激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意识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
龚 艳 | 苏州市立医院 |
OR-246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基于TMS-EEG探讨顶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微意识状态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影响的研究 |
张 晔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OR-247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基于经颅磁刺激联合脑电图探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转归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
张 晔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OR-255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对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
程 端 |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OR-295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
李 婧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OR-327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物理疗法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肌力、功能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
李庭睿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OR-331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长期使用语音阀对重症气切患者上呼吸道生理功能及发声质量的影响研究 |
刘梦娜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332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康复专科医院开展重症康复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探讨 |
曹 霖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