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15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AI赋能的脑卒中康复现状和发展 |
潘 钰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S-016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及机制研究新进展 |
尹 勇 |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
OR-183 | 08:40-08:45 | 论文发言 |
间歇性θ脉冲刺激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极化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 |
陈星宇 | 贵州医科大学 |
OR-158 | 08:45-08:50 | 论文发言 |
BCI调控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功能的影响: 一项多模态fNIRS预研究 |
陈欣雨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OR-157 | 08:50-08:55 | 论文发言 |
体外膈肌起搏治疗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
刘 韬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OR-111 | 08:55-09:00 | 论文发言 |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轻度脑外伤后工作记忆障碍的脑网络机制研究 |
党 辉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OR-109 | 09:00-09:05 | 论文发言 |
ROS响应性双网络水凝胶减轻胶质瘢痕形成促进神经再生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 |
吴 睿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OR-106 | 09:05-09:10 | 论文发言 |
动作观察启动吞咽运动想象对神经激活的老龄化差异:青年与老年群体的fNIRS脑功能连接研究 |
熊 浩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OR-103 | 09:10-09:15 | 论文发言 |
外周神经移位促进脑损伤瘫痪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皮层可塑性研究 |
孙成成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OR-079 | 09:15-09:20 | 论文发言 |
辅助运动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平衡、姿势控制和移动能力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江汉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OR-074 | 09:20-09:25 | 论文发言 |
可视化头模定位下iTBS刺激小脑对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改善 |
薛白洁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73 | 09:25-09:30 | 论文发言 |
基于运动想象和虚拟现实的双任务模式脑机接口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注意力的影响:一项初步随机对照试验 |
万春利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S-017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帕金森病躯干姿势异常的演变特征与康复干预 |
靳令经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S-018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双靶点皮层协同刺激:重塑卒中后神经环路的新策略 |
王永慧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OR-072 | 10:30-10:35 | 论文发言 |
基于fNIRS探讨双侧M1区兴奋性失衡对脊髓损伤后运动恢复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机制 |
丁海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OR-059 | 10:35-10:40 | 论文发言 |
嗅觉联合丰富味觉刺激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
凌梅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
OR-052 | 10:40-10:45 | 论文发言 |
从肠道菌群角度出发探讨全身振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菌群研究 |
刘玉莲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OR-045 | 10:45-10:50 | 论文发言 |
基于代偿模型的不同靶区刺激对卒中后严重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一项fNIRS研究 |
杨雅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OR-038 | 10:50-10:55 | 论文发言 |
微高压氧疗对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疲劳症状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
王 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OR-028 | 10:55-11:00 | 论文发言 |
β-tACS促进卒中后上肢近端运动功能恢复:基于高密度脑电的神经振荡机制研究 |
廖小雨 | 苏州市立医院 |
OR-010 | 11:00-11:05 | 论文发言 |
植入式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前瞻性研究:安全性及有效性初步验证 |
夏小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OR-009 | 11:05-11:10 | 论文发言 |
左侧迷走神经磁调节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 |
刘夏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OR-005 | 11:10-11:15 | 论文发言 |
小脑连续性θ爆发刺激通过调控小脑-丘脑-纹状体环路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异动行为 |
王 玲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OR-001 | 11:15-11:20 | 论文发言 |
节奏性听觉刺激对脑卒中共济失调患者步态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
杨宇琦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1:30-12:00 | 总结 |
会议总结
胡昔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